土工布_土工格室货到付款
更新时间:2025-01-09 05:50:39 浏览次数:8 公司名称: 恒丰塑业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电议 |
发货期限 | 电议 |
供货总量 | 电议 |
运费说明 | 电议 |
重量 | 100-900g/平米 |
宽度 | 1-6米 |
长度 | 50-100米 |
强度 | 3KN/m-40KN/m |
供货量 | 9999999999平 |
恒丰塑业有限公司在直销经营模式下,努力降低【湖北荆门TPO防水卷材】产品的成本,可谓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价格实惠的【湖北荆门TPO防水卷材】产品,消费者也可以从中获取物美价廉的【湖北荆门TPO防水卷材】产品,同时恒丰塑业有限公司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规格等进行调整。
集防渗排水于一体、强度高、摩擦系数大、耐穿刺、耐老化、耐酸碱、防止水土流失。
复合土工膜施工
复合土工膜是在薄膜的一侧或两侧贴上土工布,形成复合土工膜。其形式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两膜一布等。
土工布作为土工膜的保护层,使保护防渗层不受损坏。为减少紫外线照射,增加抗老化性能, 采用埋入法铺设。
施工中,首先要用料径较小的砂土或粘土找平基面,然后再铺设土工膜。土工膜不要绷得太紧,两端埋入土体部分呈波纹状, 在所铺的土工膜上用细砂或粘土铺一层10cm左右过度层。砌上20-30cm块石(或砼预制块)作防冲保护层。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石块直接砸在土工膜上, 是边铺膜边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复合土工膜与周边结构物连接应采用膨胀螺栓和钢板压条锚固,连接部位要涂刷乳化沥青(厚2mm)粘接,以防该处发生渗漏。
1、土工布 采用机械搭设,也可采用人工铺设。铺设时,应注意让烧毛粗糙的一面朝上,然后将一端用固定器固定,用机械或人力拉紧,张拉伸长率约1?0%~1?5%,平直地紧贴路面向前铺设。
固定器包括固定钉和固定铁皮。固定钉宜用水泥钉或射钉,钉长8~10cm;固定铁皮可用厚lmm、宽3mm的铁皮条。
2、土工布横向搭接约4~5cm,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并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胶结好,用固定器固定;纵向搭接同样约为4~5cm,可以直接用粘结油枯结。搭接过宽,搭接处夹层变厚,面层与基层结合力减弱,容易导致面层起鼓、脱离、位移等不良影响。所以,搭接过宽的部位应裁剪掉。
3、土工布应尽可能铺成一条直线。当需要转弯的时候,将织物弯曲处剪开,重叠铺设并喷涂粘层油胶结。应尽量避免织物打皱,如果铺设中产生了折皱(折皱高度>2cm时),应该切开这部分的折皱,然后在铺设方向上再搭接起来,并用粘层油交接。
4、当土工布铺设完毕,喷洒完第二遍沥青粘层油并冷却约2小时后,应及时抛洒适量的细黄砂,以防止车辆经过 土工布上时,由于车轮粘油将布带起或 破坏,细砂用 量约1~2kg/m2。
集防渗排水于一体、强度高、摩擦系数大、耐穿刺、耐老化、耐酸碱、防止水土流失。
复合土工膜施工
复合土工膜是在薄膜的一侧或两侧贴上土工布,形成复合土工膜。其形式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两膜一布等。
土工布作为土工膜的保护层,使保护防渗层不受损坏。为减少紫外线照射,增加抗老化性能, 采用埋入法铺设。
施工中,首先要用料径较小的砂土或粘土找平基面,然后再铺设土工膜。土工膜不要绷得太紧,两端埋入土体部分呈波纹状, 在所铺的土工膜上用细砂或粘土铺一层10cm左右过度层。砌上20-30cm块石(或砼预制块)作防冲保护层。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石块直接砸在土工膜上, 是边铺膜边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复合土工膜与周边结构物连接应采用膨胀螺栓和钢板压条锚固,连接部位要涂刷乳化沥青(厚2mm)粘接,以防该处发生渗漏。
旧路面处理
1、旧路面要尘土、松散颗粒及杂物,清扫干净,表面保持干燥。将路面上尖锐、突兀的部位予以铲平;对路面严重破损、破碎处,应铲除其破碎部位,并用沥青混凝土修补。对有严重裂缝或车辙的路面,则需铺填一层1~2cm的找平层。
2.洒布沥青粘层油
粘层油用液体石油沥青时,大气温度在5℃以上;粘层油用乳化沥青时,大气温度在10℃以上。雨天和雨后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油。要注意选择好粘层油品种和用量。实践证明, 使用经EVA或SBS改性的沥青,这些产品均有良好的抗裂性和热稳定性能。如使用乳化沥青,其沥青含量必须大于60%才能很好利用。
在土工布铺设前先洒一遍沥青粘层抽,用量约为0?4~0?6kg/m2,再铺土工布,然后在土工布上再洒一层同种类型粘层油,用量约0?5~0?6kg/m2。应注意以下几点:(1)建议使用热的沥青粘层袖,油温保持在150~170℃之间;⑵喷洒粘层油的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5~10cm;(3)粘层油喷洒要均匀,计量要准确。
如采用一次浇油,粘层油的总用量不能减少,建议值为1?0~1?3kg/m2,油温不能低于180℃。一次浇油容易出现土工布浸不透、出现分层,而导致面层剥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