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国标、地标、团标集体报到
《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
12月19日,《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首次发布,在进一步规范工程总体设计的同时,《指南》对地下厂区、地面层、主要辅助工程、劳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工艺调试及运行维护技术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要求,指南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以污水处理、再生回用、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指南》提出地下式污水处理适用于用地紧张、人口稠密或环境敏感区等建设项目用地,并应结合投资成本、占地指标、生态环境要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综合考虑。同时,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综合体等结合建设。
在工艺与设备方面,《指南》明确可靠、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原则,坚持省占地、少维护、自动化的技术方针。采用分层布置形式,在竖向布置上可分为水处理构筑物层、设备操作层和地面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诸如污泥消化池、沼气罐、柴油发电机房等建筑物应设置在地面层。
浙江省《城镇净水厂运行管理规范》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镇净水厂运行管理规范》印发,规范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规范旨在规范城镇净水厂运行管理,防范生产风险,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水质和运行,做到可靠、运行稳定、经济合理。
污水管网和其他管道建设的协调
大家都知道,污水管网的建设是在地下进行的。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管道交叉。所以对污水管网建设的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工作过程中的地质和土壤承载条件对施工进程有着重要关系。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土层的挖掘深度控制不合理,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导致地下管道超负荷承载,管道爆裂。同时,由于污水和雨水分开排放,管网分布更加密集,给地下工程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3、优化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的相关措施
3.1检查管道是否发生位移和变形
管道发生位移、变形的原因:土质、地下水位影响基底,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管道基础发生拱起和下沉的现象;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道基础尺寸不合理,施工误差等都会成为管道位移和变形的原因;施工过程中,种种因素使得管道受力不均,管道发生位移和变形现象。基于这几点原因,为了防止管道位移和变形,在开挖之前对地质和地下水位进行勘探,根据勘察结果设计相应的方案。严格要求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聘请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规范施工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以施工图纸为纲,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重复进行实地测量和考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黑臭水体、流域治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生态修复市场需求明确
2015 年 4 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 10%以内,到 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自此正式拉开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序幕。2015 年 9 月住建部、环保部又联合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成为“水十条”的 个配套细则。2016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到 2018 年年底前建立河长制;伴随各地治理工作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黑臭河治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将带动黑臭水体治理总投资超 4,500亿元,“十三五”期间,各地的黑臭水体治理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⑤工业水系统市场规模趋稳,工业园区集中治理是发展趋势
2015 年 1 月,新环保法正式实施,相比于旧环保法,新环保法更强调排污总量控制,对超过 排污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企业端,通过“按日连续计罚”政策大幅企业违法成本,并通过对企业、政府与第三方机构相关责任人施加行政和刑事处罚降低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的违法动力。在环境政策的倒逼下,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升级成为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水智慧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视 旁流水处理器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我们从原材料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控制。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设备为用户提供质优 旁流水处理器产品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