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领略CMMI认证过程不多产品的风采了吗?我们的视频将带您领略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从外观到内在,从功能到性能,让您了解它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CMMI认证过程不多的图文介绍
肺炎疫情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管理体系运行建议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在武汉暴发,全国各地展开疫情保卫战。截止2020年2月2日12时11分52秒,全国确诊14414例,疑似病例19544例,治愈人数335人,死亡304人。其中浙江累计确诊661例。无疑,疫情及其防控已经成为各单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对我们的管理体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呢?以下列出了我的一些建议: 1)合同订单的影响。 虽然刚好处于春节假期前后,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工,但开工日期已经越来越临近。需要提前确认: a) 与顾客沟通,原有的合同订单是否仍然有效。是否需要变更(数量、交货期等),以及协商这些变更产生的影响。应充分评估疫情形势下顾客的结算能力。 b) 自我评估交付能力,如有交付风险,应尽早与顾客沟通,以尽可能降低双方风险。必要时,应将单位的状态及应对策略告知顾客。交付风险还包括交通运输、及相关方停工等导致的异常。 c) 主动调查外部供方的供货和交付能力,了解他们及他们的供方面临的较大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外部供方异常(如出现感染)导致的风险。 以上协商和沟通应考虑人员间往来的不便,以及相互的疫情防控要求。 2)生产和运营的影响。 生产和运营领导层,要考虑: a) 劳动力是否能如期地配置到位。如无法满员,如何弥补。新员工、换岗人员的能力培训如何组织。 b) 疫情防控要求下的生产和运营的组织方式是否需要变更,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接触机会、临时取消部分会议等。必要时在征得顾客同意的情况下变更产品/订单要求,以降低风险。 c) 是否需要对产品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防止病毒通过产品或包装物传播。 3)环保工作的影响。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各单位通常需要采用适当地杀菌灭虫措施。应控制疫情防控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 4)职业工作的影响。 各单位应考虑本地政府、专业机构的要求,在单位管辖范围内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辨识感染风险,策划和控制措施。这可能要考虑员工返厂如何排查状态(排查的场所、设施、时机、工作人员配置、沟通和报告、应急措施等),如何控制外部人员,如何内部人员受到感染,失控的紧急情况及应急措施等。 肺炎疫情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管理体系运行建议 管理层应为体系运行提供充足的资源。 针对疫情的重大风险,应形成文件化的管理方案和记录。 5)内审、管理评审、迎接外部审核等体系工作的影响。 管理层、管理者代表、体系专员应考虑疫情形势下的人员聚集导致的风险,采用互联网技术、文件评审等方式来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也可以变更体系运行计划,推迟这些活动。 应建立疫情应对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针对关键场所、关键时期安排必要的监督检查。 各单位应与合作的认证机构保持沟通,讨论并确定外部审核的时间和方式。 6)经营计划和目标的调整。 因全国疫情对本单位的影响,需要考虑年前或年初编制的2020年经营计划或质量、环境和职业专项计划是否需要修订,以适应形势的需要。这些调整包括经营目标指标及实现的具体措施、考核评价等。 7)机遇辨识及灾后恢复计划。 虽然全国疫情对单位的生产经营可能是灾难性的,但仍然要考虑是否存在体系改进的机遇。这些机遇可能有: a) 生产和经营的组织方式的优化。如机器人技术、互联网技术、外包等。 b) 有充足的时候审视管理体系,整理和改进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c) 疫情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改变供应链关系,也可能会淘汰一些无法应对疫情形势的竞争对手,从而出现战略机遇。 调整经营计划时要考虑灾后如何恢复。恢复工作可能涉及异常期间的工作补救措施(如对产品质量的回访、补充内审等)、人员培训、市场开拓、外部供方优化(如淘汰一些能力低下的供应商)、体系的反省和改进等(可能需要考虑重新组织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排查,重新评价风险,评估原有措施的有效性等)
博慧达ISO9000认证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我厂本着“客户至上,诚信至上”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产品质量有保障。博慧达ISO9000认证有限公司是专业的 吉林长春IATF16949认证生产厂家,本厂主要生产 吉林长春IATF16949认证,凡在我司采购的材料,均提供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可放心采购。欢迎广大用户实地考察,有意采购我司产品者,欢迎您索取资料或实地考察!
本企业发展思路是: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同心拼博,携手共进。助我发展;就是要狠抓学心,改善心智,转换模式;就是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同心谋发展,同步搞建设的氛围;就是要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共进,业主事业与员工职业成长共进,达到两个双赢。
ISO9001认证交付过程的策划重点 ? ?一、ISO9001认证中交付防护的目的是防止产品在交付过程中损坏、变质或被误用; ? ? ? 二、ISO9001认证识别需要进行交付产品防护的场合,识别交付过程中对产品特性有影响的因素,如: a)交付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设备和运输条件; b)交付过程中产品贮存的条件; c)当产品需要在顾客的场所安装、调试时,对顾客场所的要求等。 ? ?三、东莞ISO9001认证根据产品的特性对产品交付过程进行策划,交付策划可兼顾考虑产品包装、标识、搬运、贮存的要求,交付过程需要的服务的策划; ? ?四、ISO9001认证按规定的方式进行交付,包括: a)当顾客有要求时按顾客规定的方式进行交付,但组织负有保持产品质量的责任; b)交付前充分做好产品防护(包装、标识、搬运、贮存的防护); c)交付过程中按策划的要求进行防护; d)交付后需要顾客进行验证时,应规定验证准则和验证方法(包括产品质量和数量、备品备件的验证); e)交付过程中需要的安装、调试、培训等服务的提供; f)保持交付过程需要的记录。 ? ? ? 五、ISO9001认证对交付过程进行监视,包括交付的质量和数量; ? ?六、ISO9001认证改进交付过程,不断完善交付过程,降低损失,提率。
iso9001:2015认证中的外部供方有哪些要求? ISO 9001:2015标准中给出的例子包括为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承包方、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或小商小贩。外包机构是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的外部组织。 ISO 9001:2015的8.4条款是有关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的相关要求。但与外部供方的相关活动在本标准的其他条款也有提及或意指。 4.1条款“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要求“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这个条款指出的情况可能是个问题,也可能是个积极的因素。组织的关键外部供方可能处于整合、能力扩张或探索新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种情况可能是积极的,因为它可能有助于组织的发展或顾客满意度。 如果您的组织在技术发展和收入上长期依赖外部供方,那么您的组织必须对相关的因素保持适当的关注和评价。因为这是4.1条款的要求。 外部供方也可能是4.2条款涉及的相关方,“组织应对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控和评审”。 有些人会问,“对外部供方有哪些要求”?这方面应考虑诸如是否有公正而透明的招标及付款程序,供方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或者它的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5.2.2.C条款要求组织所制定的质量方针“可为相关方所获取”。许多组织在与其相关方签署的合约中包括了对外部供方的质量要求。组织的质量方针可以在这些文件中明确,也可以在其官网上显示。这仅是满足本条款要求的两种可参考方法。 这个条款旨在确保外部供方了解组织的质量追求和组织的意图,因此,如果您的组织在方针中提出“世界 品质”或“卓越绩效”之类的方向,那么外部供方就更理解在双方协议中强调的质量、可靠性和按时交货的高期望值。 外部供方要求 ISO 9001:2015 8.4.1条款要求“组织应确保由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这意味着组织在做出采购决定时,组织已经进行了全盘的考虑,对需要采购的商品或外购的服务非常清楚,并且明白使用外部供方的风险和机遇。 供方的风险和机遇可能因交付产品或服务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可能有以下情形: 供方的产品或服务作为组织的整体报价一部分的,比如,作为产品清单中的一部分零部件,或作为咨询服务,或第三储服务; 以组织的名义将产品或服务直接提供给客户,比如现场产品安装服务,或运营服务,或维修服务; 向客户提供的过程,比如维修服务的过程之一——在保修替换服务时回收有缺陷零部件的工作。 识别并应用准则 在编制对外部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准则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宜包括诸如质量、按时交货、成本或供方的环境可持续性等内容。决定使用一个供方时,应考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而不仅仅是初始成本,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外购产品或服务的时候考虑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对哪些外部供方需要采取这种控制措施?”“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风险是否可接受?”“与该供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带来机遇,比如能够带来技术的进步或者有合作创新的潜力?” 评价和选择 可以用一个跨部门的团队对外部供方进行现场评价,去判定供方是否具备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能力。 在评价未来需求时一定要考虑灵活性。在满足需求方面大部分的外部供方都有一定的弹性,但是有可能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进行评价的结果应体现在对外部供方的选择或资格状态做出的结论,如批准,有条件的批准或不批准。评价小组可能需要完成其他的尽职调查工作,比如由客户要求的或由于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生产件批准程序。 绩效监视 对外部供方的先期评价和选择需要明确供方是否具备交付组织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并建立了相关流程。对供方绩效的监视则将之前的评价和实际结果联系起来。没有结果的流程是无用的,而没有流程的结果则是不可持续的。 对供方进行的定期绩效评价能确保一致的表现和持续改进。这种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审核上。在评价时组织必须深入了解供方,并提供切实有助于供方改进的反馈信息。对风险和机遇进行定期评价以确保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够确保及时发现新情况并纳入监视范围。这种的监视有助于确保减少风险、有效改进并且避免因供方组织内部原因造成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 再评价 供方的情况可能发生各种变化。供方的管理、工作优先重点可能会有变化,有时产品或者流程方面的调整也可能未及时与组织沟通。根据绩效指标,供方的业务成熟度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急迫程度,组织可以选择对供方实施再评价的安排;再评价可以是完整的评价,也可以是针对某些领域的评价。 新版标准8.4.2 D条款要求组织“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为了满足这项要求,组织需要实施定期的现场审核,控制进货质量,实行持续的可靠性测试,采用严谨的变更批准制度并确保持续和有效的沟通。 财产控制 8.5.3 条款扩展了财产控制的外延,现在的范围已不仅仅包括组织的顾客,也将外部供方包括在内。 这种控制可以是双向的, 可以是外部供方对发包方组织财产的控制,也可以是组织对外部供方财产的控制。组织可能把以下财产委托给外部供方:原料;专有工具的运输;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使用到的软件。 外部供方的财产可以是有形的,比如设备、原料、工具、装置或图纸;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提供知识产权类信息。组织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明确责任和义务,并且妥善保管外部供方的财产。 对于安装或使用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上的外部供方财产,组织也需要明确对其进行识别、核查、保护并保全的责任,这也包括明确定期维修的责任。组织还要确保制定了财产丢失、财产损毁或发现不合用情况下的报告流程。 9.1.3条款和9.3条款的“分析与评价”及“管理评审”也涉及了外部供方的内容。9.1.3要求进行适当的数据信息分析与评价,且这些数据和信息是来自对供方绩效的监视与测量活动。9.3.2.C7管理评审应考虑将关注外部供方的绩效作为输入内容之一,这方面信息可以包括基于对供方的监视和测量得到的风险与机遇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