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钢琴老师在给学生讲解钢琴作品时,以交响化立体思维来重构乐谱,要求学生重视声部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建立听觉延伸的习惯。由于钢琴这个乐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交响化的演奏特性, 拥有较宽的音域以及演奏多声部的可能性,因而钢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就类同指挥家和其所在的乐队嘛!
当然,以上假想纯粹笔者戏言,并不意指每位钢琴老师都可以从事指挥职业。指挥本身就是难度系数很高、同时堪称“”的专业(一个真正的交响乐团,大约由60人到80人组成。但指挥专业的学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指挥”由两个钢琴老师组成的模拟乐团。全国的指挥系,都是这个状况—用“双钢琴”来模拟整支乐团进行指挥教学,教学地点就在教室里。 所以对一个指挥家而言,他们的履历中光鲜也是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些合作乐团和曲目)。透过当晚巴伦博伊姆和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演绎,联想起巴伦博伊姆本人的一些经历,笔者试将钢琴教师“等同于”天生的指挥家,只是希望大家能再一次认知钢琴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和真髓。同时要作为一名的钢琴教师,头脑中的交响化音乐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些作品中,钢琴老师须让演奏者用心体验到用钢琴音色模拟交响音乐是一种什么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即能加强钢琴演奏者对于乐队中各个乐器听觉上的了解,帮助演奏者更好的平衡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演奏者处理音乐中细小独立的线条和声部内不同乐器的交流能力。激发了钢琴演奏者对钢琴音色更为深层变化的可能性的探究。
希望各位能了解到钢琴艺术是一门声音美学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寻求对美的声音的探索。作为钢琴教师,必须使学习者在钢琴演奏中,更加注重“聆听艺术”、钢琴乐器本身的“乐队性”以及对“丰富音色”的探索。诚如巴伦博伊姆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不管你作为音乐中任何一个职业,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传递美好的音乐!